紀算補習班,頂尖名師數學課程,成效卓越有口皆碑,小班制教學,國小數學,國中數學,數學精修班,最專業師資群,三重地區,逾30年辦學經驗.
2010/12/08 08:05陳宜君
(法新社巴黎7日電) 根據一項國際重要調查,上海青少年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
這項調查主要是針對數學、科學及讀寫能力進行評量。
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每3年公佈一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報告,調查全世界 開發程度較好的65個國家47萬名15歲學生。
這項調查顯示,就國家整體而言,南韓及芬蘭的教育最好,而首度接受這項調查的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則3項評量項目都傲居首位。(譯者:中央社陳蓉)
2010/12/08 00:17本報訊
【本報訊】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舉辦,影響全球教育方向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評比,每3年舉辦一次,共68國參加,超過1百萬學生接受評量。近日閱讀評比報告出爐,台灣在兩岸三地成績墊底,15歲青少年的閱讀素養遠不及首次參加的上海。
《親子天下》雜誌透過問卷調查國中國文老師教學現況,了解台灣語文教育盲點。調查顯示,台灣語文教育走錯方向、用錯力氣。當基測與國際評比都強調「能力」而非檢驗背誦性的「資訊」時,仍有高達7成5老師認為背誦與反覆練習,較容易取得高分。
目前國中國文課程設計中,絕大部分仍以文意理解、語詞解釋、形音義與修辭為主,其次是考試與背誦。最符合「能力」指標,能訓練思考、判斷與表述能力的討論分享、活動,占比卻明顯偏低。
《親子天下》指出,超過半數的老師認為教學最大挑戰是「學生語文能力低落」,所以老師準備了更多教材、以傳統記憶性的考試來提升學生能力。
「選擇題」的標準答案教學主導了國文課教學,國中教師普遍透過「考試」來「教學」。
今年PISA的報告分析顯示,閱讀動機是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因素,重要性甚至超越家庭社經條件。台灣的語文教育還在用反覆練習與背誦追尋「標準答案」,讓國中生缺乏歸納推論、詮釋整合、評估判斷的能力,是導致台灣在兩岸三地的PISA閱讀評比上敬陪末座的主因。
2010/12/08 02:46林志成/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林志成/台北報導】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昨全球同步公布二○○九年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檢測結果,全部六十五個國家中,我國在閱讀方面排第廿三名、數學第五名、科學十二名,較上次的第十六名、第一名、第四名,都退步相當多,中國上海在這三項評比都是世界第一,台灣成績在兩岸三地墊底。
新竹市光武國中自然科老師林茂成說,現在國中教學將基測當成唯一目標,這次PISA二○○九台灣學生表現退步是好事,讓教育界有反省機會,促成課程、老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改變。
台北市興雅國中數學老師林壽福指出,因為基測只考選擇題,所以現在許多國中生只會答選擇題,缺乏推論、說明事情的能力。PISA檢測考情境題,如果可以引進學校裡面,將促使國中教學改進。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表示,PISA二○○九去年三月間檢測,離第一次國中基測很近,可能因此影響台灣孩子表現;國教司長楊昌裕則說,過去我國學生「中毒太深」,只想找正確答案,經由此次檢測,將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
台灣PISA計畫主持人、台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教授洪碧霞說,PISA以十五歲學生為對象,每三年一次,這次全球有四十七萬個學生參與,台灣則有一五八所學校的五八三一位學生檢測。PISA題目通常情境題,沒有標準答案,依考生發揮程度給分。
洪碧霞指出,台灣學生在閱讀、數學及科學三方面的表現雖然較上一次二○○六年退步,但仍維持中上水準,各項素養都優於國際平均水準。至於上海各項都居世界第一,她認為,中國將PISA檢測當國家考試那般重視,他們學生也以「國家榮辱是個人榮辱」態度作答,表現當然好。台灣情況跟中國不一樣,很難相提並論。
2010/10/04 15:35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台師大、台大與馬偕醫院組成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人體3萬多個基因中,有一種COMT基因與學習成就有相當的關連性;但研究團隊進一步抽出台灣四所高中的779名高中生,分析他們的國中基測成績,發現60名帶有兩個「MET-158」基因型的學生,在國中基測自然、社會與數學科成績較差。
計畫主持人、台師大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表示,過去只能從課堂中,發掘學生的潛能與興趣,但科技進步,可以透過基因來了解學生先天能力。研究團隊從大考中心的全國分析中,取得類似全國學生成績曲線的高中樣本,並針對四所高中抽血檢驗學生基因,發現COMT基因的組成中,凡是帶有「MET-158」基因型的學生,在自然、數學與社會科的成績表現上比其他基因型學生的差。
張俊彥分析,過去的研究認為,帶有兩個「MET-158」基因型的人,在「工作記憶」及「語言智商」表現較佳;但這次的研究發現,具備兩個「MET-158」的學生反而在基測的自然、社會與數學科表現較差,其中自然科成績差距最大達4分左右。
張俊彥表示,這個結果表示,具備先天優勢者,不見得能在高壓力的國中基測上表現突出;後天的學習與環境仍會影響成績表現。張俊彥比喻:「基因就好像書架上的每一本書,但要能有用處,一定要拿下來閱讀,才是開啟先天優勢的開關。」
「台灣學生有高壓的升學壓力,加上基因研究,可以去探索學生學習效果在先天條件與後天學習的關連性。」張俊彥認為,目前研究團隊今年還要進一步分析大學學測,甚至明年取得兩年前這779名學生的學測成績,來逐一比對,希望能更了解基因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張俊彥強調,研究基因希望能強化「因材施教」,知道學生屬於哪一種「材」後,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給予適當的教育,但目前只是最初的成果。這一研究也在去年9月登上知名的國際科學期刊「大腦與認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04/2/2ea99.html
2010/06/30 07:01
盧彥勳在網球四大公開賽的溫布頓球場,創下台灣有史以來最好成績,他的啟蒙老師國小教練陳勇達與有榮焉,他說盧彥勳從小就展露出運動天份,不過,這個小男孩當初給他的第一印象,可是相當調皮。
拿出盧彥勳的小學畢業紀念冊,教練對他小時候最深的印象,就是調皮、愛運動。雖然很皮,不過,盧彥勳功課很好,小學六年的成績都拿「優等」,運動表現更是傑出,時常和學長代表學校比賽、拿獎盃。
照片中,酷酷的、沒有笑容的就是他,教練還記得,當初盧彥勳就已經發下豪語,說要站上溫布頓的球場。小時候的夢想,現在不僅實現了,盧彥勳還一舉挺進前八強,讓他的母校修德國小與有榮焉,也讓台灣再一次藉由運動,站上世界的舞台。
2010/06/26 06:50何世煌
(法新社倫敦25日電) 盧彥勳的對手梅爾(Florian Mayer)今天在溫布頓網球賽第三輪比賽第三盤退賽,讓盧彥勳成為第一位打進大滿貫賽第四輪的台灣男子網球選手。
盧彥勳以兩個6比4拿下前兩盤,梅爾第三盤因傷退賽時,盧彥勳以2比1取得領先。
盧彥勳晉級追平台灣女將謝淑薇的成績,後者在2008年澳洲網球公開賽打進第四輪。
盧彥勳也是泰國帕拉朵恩(Paradorn Srichaphan)在2003年之後,首位打進溫網16強的亞洲選手。
盧彥勳說:「他打得很好,我每顆球都必須很用心處理才跟得上他,我運氣好。」
他說:「情勢對我來說也很難,有時候知道對手受傷,有時候無法確定是不是真的受傷,或只是對方的策略而已。」
盧彥勳說:「我對自己的戰法很滿意,我犯的錯不多,在重要的得分點,我發球發得很好。」
他說:「我很專心取分,最後我有點幸運,因為他決定退賽。但我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
26歲的盧彥勳在第1盤及第2盤第9局破了梅爾的發球局,並成功保發,取得領先。
盧彥勳之前在溫網最佳成績是在2004及2005年都打進第二輪。他在2009年澳網挺進第三輪。
-------------------------------------------------
國父曾說: 人要立大志, 一點都不錯! 彥勳是我的學生
當年曾問過他, 長大想要做甚麼?
小六畢業的他就回答我" 要成為職業網球選手"
13年後看到他夢想實現, 為國爭光, 真是非常高興
2010/06/08 12:30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就因為沒有人理會我,我只好寫這本書,希望有權力的人能夠看到這本書。」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日前出書談「教育」,強調國家急需注意孩子功課不好的問題,更呼籲各界要杜絕補習班成為當前教育的幕後主使者,以免讓城鄉落差嚴重影響弱勢孩子的未來。
在今(8)日出版的《李家同談教育──希望有人聽我的話》一書中,所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教育上的差距」。李家同表示,這是他最擔心的部份,尤其是社會對教育差距的漠不關心,還有不知如何縮短差距,「任何孩子都可以教好的,不要責怪孩子不用功,該檢討的是我們自己」。
曾長期到新竹德蘭中小學當志工,輔導學習英文的李家同也感嘆表示,「我這本書裡的想法,其實早就表達過了,比方說,偏遠地區的小學沒有足夠的英文老師,我講過幾百次了,無奈沒人理我。」
李家同指出,目前台灣的教育差距已呈現M型化,以民國96年的高中學測為例,共有31萬餘人應考,結果PR值達99的人有3355人,但PR值10以下(分數20到30分之間)的也有3萬1千多人;另外,依民國95年的國中基測英語成績來看,全國只有台北市是高分群人數多於低分群人數,其餘縣市都是低分群多於高分群,這也證明了雙峰現象與城鄉差距的問題。 .
李家同也針對「孩子功課不好的原因」提出見解,他表示,「回家不做功課」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台北的教育家卻不知道我國許多孩子是一放學就玩耍,而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來自弱勢家庭。李家同以自身觀察的經驗表示,相對於功課不錯的孩子,「我相信幾乎百分之百的這類孩子一定都是做家庭作業的」,反過來說,絕大多數回家就去玩耍的孩子,雖然有個快樂的童年,但往往有不快樂的成年。
此外,造成功課不好的原因還有小學教育有時太多元化、課業太難,以及孩子不知道念書的重要性等因素,另外,「弱勢孩子進不起補習班,但補習班卻主導著教育」更是李家同極為擔憂的原因之一。
他強調,「我們國家實在應該注意孩子功課不好的問題了」,如果孩子在國中時跟得上功課,黑道能夠吸引的孩子將大幅降低,我們的高中和大學不會有程度太差的學生,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將會大為提高。如果國家無法幫助這些弱勢孩子,這些可憐的孩子長大以後,又是弱勢,我們國家將永遠有貧富不均的現象。
面對以上種種教育困境,李家同也提出「如何幫助功課不好的孩子」的補救觀點,他說孩子們最好每天做家庭作業、課業也不要設定太難、多給鼓勵,還有補充足夠的英文教材給偏遠地區孩子,並將難題融入教科書,以杜絕補習班,特別的是,他還指出「孩子絕對不能太用功」,以免壓力過大,影響身心健康。
李家同更呼籲各界,「任何孩子都可以教好的,但我要在此提出嚴重的警告,如果我們不知道每位孩子的程度,也因此不因材施教,弱勢孩子將永遠是弱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