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教育部「零體罰」政策的內涵和行程背景為何?並請依學理和實務的觀點加以評論。

【題目】教育部「零體罰」政策的內涵和行程背景為何?並請依學理和實務的觀點加以評論。


【參考解答】


一、前言


愛之深責之切、不打不成器這耳熟能想的傳統俗語,讓體罰一直被延用於現代的教育場景,致使輔導與管教的意義與價值,被窄化也被簡化、物化。鑑於校園中時有所聞的體罰事件,立法院已經立法通過禁止體罰,為保障學生的受教權、學習權、身體自主權、人格發展權,營造校園成為零體罰的友善校園環境是當前校園領導的重要課題。


二、零體罰的立法意涵


(一)人權的重視: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禁止體罰明訂入法,「學生之學習權、受教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


(二) 以輔導代替: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明定「不得有體罰學生之行為」。


(三) 教育的責任: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六條亦明訂教師不得體罰學生,若違反可依不適任敎師之處理流程辦理。


三、零體罰政策的學理依據


(一) 教育心理學觀點:體罰戕害學生之心生理,影響人格正常發展。


(二) 教育社會學觀點:體罰易標籤化學生,並產生文化再製現象,將體罰複製至週遭朋友及下一代。


(三) 人文主義觀點:每個人都應享有免於恐懼的基本人權,學生為未成熟個體個更應受到保護。


四、 從教育實務觀點面對零體罰政策應有的教育理念


(一) 依法行政:教育基本法嚴禁體罰,有造成侵權、妨害自由、公然侮辱、傷害之虞。


(二) 積極宣導:學校取代家庭的功能,應建立專業的期待,有敎無類、因材施敎。


(三) 善用輔導:就教育學者容格、郭爾堡、皮亞傑認為兒童發展是階段性,應給予適當之學習、指導、修正。


(四) 愛的教育:六歲以後的孩子應減少體罰,有助於往後孩子健全人格之發展。


五、學校落實零體罰的具體策略


(一) 營造溫馨關懷的校園氣氛,倡導零體罰友善校園的共識。


1. 利用朝會宣導禁止體罰的法令規定,改變全校教職員禁止體罰的共識。


2 .組織「友善校園推行委員會」,全面推動友善校園實施計劃。


(二) 強化教師輔導與管教專業知能,熟悉禁止體罰相關法令。


1. 辦理輔導與管教之相關研習,建立正確觀念及輔導策略。


2. 提供教師法律手冊,提昇教師法律素養。


(三) 提昇教師班級經營與教學技巧之能力。


1. 辦理教師效能訓練、同儕合作成長教學制,鼓勵教師以輔導代替管教,獎賞代替處罰。


2. 運用同儕視導、臨床視導,進行批判性、反省性教學,提升敎師專業輔導能力。


(三) 建立溝通管道多元化,申訴管道制度化。


1. 成立學生申訴委員會,建立公平、公正、公開、尊重的學生申訴管道。


2. 利用問卷、訪談、課程規劃,保障學生學習權,避免不當管教及受凌。


(四) 加強教學視導與教學輔導,避免敎師不當管教。


1. 採走動管進行教學視導與一般教學輔導,防患未然。


2. 主動關心教職員工,提供教師有效管教方式,怯除不當體罰。


(五) 落實學生輔導與管教辦法,導引學生正常發展。


1. 邀請校內相關行政、教師、家長會、學生代表,擬訂學校輔導與管教學生實施要點。


2. 運用專業、適切之輔導管教策略,導正學生次級文化及偏差行為。


(六) 營造溫馨感性的校園環境,營造無體罰的校園氛圍。


1. 營造優質的帶班模式,提供學生適性學習環境。


2. 形塑教師輔導專業分享文化,建構教師輔導專業社群。


(七) 落實親職教育,建立家長正確輔導與管教學生方式。


1. 利用家長日座談宣導禁止體罰的正確觀念。


2. 提供家長輔導知訊,協助家長與教師共赴零體罰輔導與管教學生的鵠的。


(八) 建立教師評鑑考核機制,對不當管教學生之教師列入年度考核依據,並檢討改進,實施追蹤輔導措施。


六、結語


體罰不僅造成學生身心受傷害,老師可能遭受行政、民法、刑法上的處分,因此,應協助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及保障學生權益,營造校園成為「零體罰」、「零障礙」、「零侵害」的友善校園環境。


●本文改編自:北縣教育季刊96年9月第6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